合并尖团导致语音混乱
尖音自古至今都是汉语的重要发音(方法),是老百姓天天要说、要听、要用的,由于特殊的历史背景,被那么几个文人硬生生规定成了团音。这种脱离实际的做法注定不会成功,但由于这些人的地位和影响力,合并尖团的方案最终以国家意志的形式被强制推行,终于导致了严重的语音混乱。这种混乱主要表现在普通话中,主要表现有:
1.多数人由于其方言的原因,对尖团音的区别有自然的认识,认为尖音不该像书上教的、电视上说的那么发音,但自觉不自觉地服从了教科书、跟从了电视;然而,他们又无法认同尖音混同于团音,于是他们来了个折中:一定程度上合并尖团音。可以为两种情况:
甲、团音说得标准,尖音往团音上靠,但尽量让人听出尖音来。
乙、减少尖团音的差距,团音往尖音靠一点、尖音往团音靠一点。
2.少数人由于其方言的原因,对尖团音的区别有自然的感觉,但在语言方面不敏感、学习方面欠思考,受教科书和电视的影响很大,说普通话时尖团音无规律地错乱,有时尖音发成团音、有时团音发成尖音、有时尖团发得不尖不团、偶尔也能正确发出尖团音。
3.极少数人完全按教科书来发音,完全把尖团音发成一样的。这又有两种情况:
甲、尖音完全发成团音,如:先、仙、鲜 发成“掀”音。
乙、团音完全发成尖音。如:县、现、限 发成“线”音。
近年来,这种混乱情况日益严重,原因主要有两方面:
一是错误的语言政策持续产生强大的影响,一代一代的学生越来越难受到正确的语音教育。假设从1970年代开始,第一代学生在接受错误的拼音教育后,语音难免会有些混乱,那他们成为教师后,其学生就会更混乱,其学生的学生就更难接触到正确的语音教育,情况只能更糟……
二是日益发达的传媒大大加快了语音混乱的步伐。播音员、主持人、演员们必然受过错误的拼音教育,必须接受现行拼音方案(无论他是否情愿,否则无法通过普通话测试),随着传媒的迅猛发展,这些混淆了尖团音的普通话大行其道,给全国观众造成了潜移默化的影响。比如“星”字,大部分人说“星星”的时候发音都比较准确,但在说“星期几”的时候很多人就把这个字发成了团音、说成了“兴期几”,这主要就是受每天《新闻联播》等节目的影响。
救救汉语!